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 第六十章 入宫禀五事 朝会上诸策
相迫,短日或可无事,长则必有远忧。



“伪秦蒲茂,蛮夷之属,而知变革。《易》云‘变则通、通则达’;臣再三思酌,我国若故步自封,不思进取,势将危矣!欲强国家、安百姓,非行变革不可。臣有五事上奏王太后。”



左氏问道:“哪五事?”



“方今朝中、郡县,长吏竞以‘望白署空’为美誉,怠慢公事,唯务浮华清谈,臣以为,此风当止!应当给吏员明确规定各项公事的具体办理时间,拖延、延期者严惩!此第一事。”



……



几天后的朝会上。



陈荪、宋闳、氾宽、张浑、宋方等人听完了莘迩提出的第一事。



宋方心道:“我就知道田舍儿耐不住寂寞!果然,装腔作势地推辞封侯后,他按捺不住了!”顾看宋闳、氾宽等人,见他们都是神色如常,知道他们没有反对的意思,也只好闷不吭声。



陈荪想道:“朝中各府、郡县各地,日常的文牍往往会积累月余、数月不办,我早觉此为我朝之积弊了!莘迩此议,虽是会使那些士流清官受到拘束,然於国有利!”



麴爽头个出来赞成。



没人反对的情况下,此议得到了通过。



得到通过,不能只说说就罢,需要有人具体负责。



莘迩举荐的人选,出乎了大家的意料,他举荐张道将,做了具体负责操办此事的人。



……



左氏问道:“第二事呢?”



“今人以俸厚事闲之职为‘清官’,以俸薄事剧之职为‘浊官’。朝中、郡县的清官,尽被上流士族的子弟占据;浊官,则只能委门第较低的士人或寒士担任。



“王太后,真正在办事的,其实正是这些‘浊官’。‘浊官’们限於乡品、门第,可能终其一生,都只能在七八品间打转,看不到升迁的希望,俸禄又少,有的连家都养不起;而另一边,那些任‘清官’者,本就多家訾豪富,偏又能够升迁飞速,俸禄优厚。



“王太后,这是何其不公!朝中、郡县的浊官吏员,虽然不敢埋怨,但臣以为,若不及时将此弊更改,长此以往的话,国事必然将荒!当浊官们的怨望积累到一定程度,到再无人肯为国作事的时候,甚至,国家有颠覆之危!”



左氏柳眉微蹙,说道:“阿瓜,……将军,你这么一说,是好危险!那该怎么改?”



“我朝行九品官人法,乡品与官品相对,在此背景下,‘清官’唯上流士族之子弟得任,这是没办法改的。但,臣以为,可以增加浊官的俸禄,明定奖罚,奖赏忠公之吏。此第二事。”



……



氾宽听罢了莘迩的第二事。



他心中想道:“头一事还好,这第二事,莘迩是要向寒士示好么?郡县的寒士,乡品高者,不过四五品,前途早已限定。他就算再向寒士示好,又能得甚么用?难不成,他还敢举寒士入朝,授以贵职?他真要敢行此举,朝中诸公,定然群起而攻之!”



想到这里,对莘迩的此第二议,氾宽仍是保持了沉默。



麴爽仍是头个赞成。



这一议,同样得到了通过。



莘迩举荐黄荣,做了具体负责操办此事的人。



……



左氏问道:“将军的第三事为何?”



“臣此次征讨西域,西域长史府有一吏,名叫阴洛。对此人,王太后应是不知,但他有一个族父,王太后必知,便是隐居在薤谷,授徒数千的大儒阴师。



“臣闻伪秦蒲茂,扩建学校,广纳戎人酋大的子弟入学,学习我唐人的典籍。戎人尚且好学如是,我朝华夏上国,怎能反而不及?



“臣以为,与其使阴师授学於野,何如朝中兴扩泮宫,请他入朝,敦明学业?此第三事。”



……



莘迩的第三议,光明正大,只要是儒生,就不可能反对。



在听莘迩第一议和第二议时,宋闳都仪态晏然,仿佛与他无关。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(2/3)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