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从吟噙着微笑点头,示意她一道入监,徐谨乖乖地跟在他后面。
国子监乃大魏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,统辖其下设的国子、太学、四门、律、算、书等六学,设祭酒、司业、监丞、博士、主簿等人员负责教令和监管。祭酒大人官至从四品,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,并为皇太子讲经,此时他老人家应是上朝去了。而这司业,则为国子监的二把手,管理全监事务,是徐谨的顶头上司。
他关切地问道:“来了两日感觉如何,可还习惯?”
徐谨回道:“还好,多谢大人关心。”
“那便好。你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,是陈大人的表侄,更是陛下在宫宴上亲口承认的当世儒侠,你可是咱们国子监的宝贝。”
温从吟打趣着她,徐谨在他身后有些汗然。
“大人说笑了,下官惭愧。”
温从吟又关照了她几句话,随后二人道别,温从吟朝着敬一堂的方向走去,她进得典簿厅内,走到桌案后面坐好。国子监分六堂四厅,四厅指的是绳愆厅、博士厅、典薄厅、典籍厅,典薄厅就是她的办公之所。
临德殿舌战萧渊后,众人都以为她会受罚,毕竟大内讲究的是一码归一码,刘萧案是刘萧案,她一平民在皇帝、皇子,和百官面前贸然出言,实在有欠妥当。
只是皇帝的反应可以说让全场哗然,他不仅没有罚她,甚至还给她封官了。什么官呢?官阶很小,小到在群英汇集的官海中几乎没什么存在感,但是,它很重要。
从七品下学官——国子监主簿。
主簿,即文书,大魏官阶分九品十八级,正一品至正三品,为堂上官;从三品至正七品,为堂下官或称参上官;她这个从七品下,只能勉强混个参下官。
为什么它又很重要呢?
一、国子监主簿,掌印。负责勾督监事,六学学生有不可教者,举免之。国子监规矩严苛,历朝历代都有学生因承受不住而自杀了之,而主簿,掌教条。
二、干活儿多啊,除掌印、掌罚外,又管图书典籍和算账。
窗外阳光照射进来,笼罩在桌案、地板和徐谨的身上,暖洋洋的,这时又吹来一阵温柔的春风,她刚好打了个哈欠,浑身说不出的舒服。
她手中拿着一本《圣谕广训》,她初来此地,既掌教条,便应首先熟练背诵监规。
监生们都在六堂听博士和助教们讲课,四厅这边安安静静的,她背着背着便走了神。
老师和舅舅的意思是让她千万隐藏自己,镐京是大魏政治斗争的中心,人心复杂,人间险恶,说不清谁是敌谁是友。她不方便查的事,也都一一交代给了唐栩生,但似乎一件比一件难查。她忍不住自己夜探李府后,意外接二连三地出现,宿敌层出不穷。如今她当了官,是福是祸,这很难说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——事情,已经慢慢脱离了她的掌控,甚至可以说,她今后的日子,一定是如履薄冰,步步惊心。
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,手中的戒本已经被她弄出了几个清晰的指甲印。
“徐哥哥。”
门口想起一道乖巧的声音,徐谨回过神来,见到那个瘦瘦高高,一身白色监生服的少年,微笑着让他进来。
国子监东西六堂,六十六间教舍,其中广业堂、崇志堂、正义堂为三等堂,要读一年半;诚心堂、修道堂是二等堂,亦为一年半。而率性堂为一等堂,要读一年。谁能想到,半个多月前有过一面之缘的乡野少年,连给祖母买药的钱都没有,竟是大魏国家级学府一等堂中的一员,算起来他十一岁便入国子监,在当世可以说是神童。
“徐哥哥……”樊克俭走过来看着她,“徐哥哥在看监规吗?”
徐谨笑着说道:“是啊。向婴下学了吗?”
“嗯,上午的课业结束了,我来看看徐哥哥。”
“向婴殿试准备的怎么样了?那日在医馆你说要回去温书,原来是要参加殿试,向婴好生厉害。”
“嗯,还好,徐哥哥不必担心。”
“好。向婴也要注意身体,不要累到了。”
樊克俭点点头,说道:“徐哥哥放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