卿则想到随着奉系的扩大,弹药的供应势必要自给,不然光靠购买,是永远无法真正壮大的。现在则是一个好时机。
段祺瑞政|府已经在谈判关于中国加入一战的问题,不管过程如何反复,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,自然就有理由向同为盟国的俄国卖军火,前提是中国能够生产出来,符合要求而且量要大----至少一次够一车皮的吧?
其实要让中国成为军火供应商的提法历史上有过一次,这其实是中国军事工业崛起的一个历史性机遇,遗憾的是被日本人破坏了----好像凡是日本人参与的,中国一定要吃亏!
如果有这个机会,不管最终能否卖出去,至少奉军打炮不需要看别人脸色了吗?等等,我刚才想的是什么词?打炮?别多想,就真的只是打炮而已。
传统欧洲强国俄国在一战中武器短缺是真实的事,不但缺而且极缺。
作为协约国的主要成员,俄国在东线独自承受着德国的重压,共武装1500万官兵,战死170万人,负伤人员当远远大于这个数字。此外,还有310万平民在战火中丧生。三年的僵持之后,俄国伤亡惨重,丢失了俄属波兰、波罗的海三国、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。
曾经的北方霸主,俄国战斗力为什么这么衰?除了战术思想陈旧,俄国武器补给供应不上是个相当致命的原因。